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09-19 02:30:08
新华网太原8月23日电 太原警方23日发布消息称, 太原市公安局西山分局近日成功侦破一起利用伪基站非法发送学校招生信息,涉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系山西某技术学校工作人员,作案时间长达二十余天,地域遍及太原、晋中十余个县区,发送信息数达29万余条。
今年5月,太原市西山矿区市民在频繁收到来源不明“招生信息”,同时,相应区域也出现了通讯信号紊乱,网络异常等情况。
对此,西山分局专案组民警对“伪基站”信号进行实时动态跟踪监测。5月6日18时许,专案组民警在太原市下元商贸城附近,追踪到了正在利用“伪基站”非法发送信息的可疑车辆,当场抓获嫌疑人马某,并缴获“伪基站”设备一套,手机五部,帐本一薄(册),并对现场查扣的作案工具进行了证据固定。
经查,犯罪嫌疑人马某(男,25岁,山西娄烦县人),受聘于山西省某技术学校。2016年4月11日以来,马某受该校招生办主任高某指使,利用高某为其提供的车辆及车载“伪基站”设备(经山西省无线电监测站专业检测鉴定)和一部编好程序的智能手机,在人员密集场所通过非法设备和技术,发送该校的招生信息。抓获当日,其使用的设备显示已发送信息29万余条。马某的行为已涉嫌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犯罪嫌疑人高某(男,39岁,陕西城澄县人),2016年初受聘于山西省某技术学校,负责招生工作。高某因前期招生情况不佳,为获取更大的利益(该某技术学校与高某协定:高某每为学校招来一名学生提成伍百元),便于4月初在网上购买“伪基站”设备,雇佣马某在太原、晋中两地开始发送招生信息。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执行逮捕,该案已移送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新闻链接:
什么是“伪基站”?
“伪基站”即假基站,俗称:圈地群发器。是相对于公众移动通信基站而言,由不法人员设置使用的用于发送电信诈骗或者广告推销等短信的高科技设备。主要由射频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推销等短信息。
“伪基站”设备可实现不通过任何通讯运营商就能在一定范围内发送短信,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软件实现移动、联通等公用电信网络真实基站的一部分功能,伪装成为移动基站的邻区,形成一个虚拟的基站。只要手机处于“伪基站”搜取范围内(从300米到3公里不等),GSM网络手机信号就很容易被识别,然后“伪基站”就会强制隔离用户的手机信号,强制发送诈骗信息。此类设备运行中,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手机用户一般会暂时脱网8—12秒,部分手机用户则必须开关机才能重新入网。此外,“伪基站”还会导致手机用户频繁地更新位置信息,使得该区域的无线网络资源紧张并出现网络拥塞现象,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通信。
“伪基站”的危害及犯罪特点有哪些?
(一)可随意输入发送短信号码。
(二)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三)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
(四)短时间内发送数据量巨大。且发送短信没有信息记录,不需要任何费用。
如何识别、防范“伪基站”信息?
对于“伪基站”犯罪,抓好宣传防范,提高全民防骗意识至关重要。识别“伪基站”信息的方法:
一是双卡手机几乎同时收到垃圾短信;
二是明确以官方号码,如10086、95588等号码发出,但短信内容中存在与官网不一致或冒充官网的情况;
三是回复0000无法发送,说明对方端口号不存在;
四是回复0000提示未定制**公司业务,说明端口号为伪造;
五是运营商提供的通信详单上没有这条记录。
若手机收到的短信存在以上五种情况,则可以初步判定短信为“伪基站”发送。此时,要提高警惕,不轻信短信内容,可到正规的金融网点、移动通信网点,公检法等部门核实短信内容的真伪,便可以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标签: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